- 小米总裁套现3.7亿港元为何引起轩然大波
- 如何看待小米IPO招股次日出现抽飞(取消认购)近17亿港元?为何会遇冷,将产生哪些影响
- 小米总裁套现3.7亿港元为何引起轩然大波
- 雷军套现45亿港元,小米香港上市为何半年蒸发3000亿
- 小米最高发售价22港元,会不会缩水?你看好小米未来股价走势吗
- 小米暗盘下跌逾3.4%,散户还没卖就每手亏200港元,小米为何不被看好
小米总裁套现3.7亿港元为何引起轩然大波
一是小米总裁,这个身份很敏感。对上市公司的情况,没有人比董监高更了解,作为小米总裁减持,那就意味着小米总裁都不看好小米的未来,那你让投资者怎么看?
二是时间点不对。小米8月20号发布半年报,林斌8月21号、22号、23号连续三天减持4000多万股,刚发完半年报就减持,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。
三是小米股价处于历史低位。小米股票除了刚上市时短暂上冲,之后一直跌,如今是上市以来最低点了。小米集团回购股票,价格是9.6左右就开始回购了,而林斌在股价9.0左右时还在抛售。回购是障眼法吗?
一边说我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,花公司账上的钱去回购股票,一边自己又把公司股票卖了,自己打自己脸,把投资者当傻瓜吗?
如何看待小米IPO招股次日出现抽飞(取消认购)近17亿港元?为何会遇冷,将产生哪些影响
主要原因应该是对赚钱的预期,如果投资者要用孖展打新,那么如果小米首日涨幅若低于4%就会赔钱。对市场和小米不看好,认为难取得4%以上的收益才是遇冷的关键。
当然这个和小米没有关系,小米的股票肯定能顺利发出去,如何看待这是申购中签者的事情了。
申购遇冷也不全是坏事
小米前几代的产品确实挺不错的,积累了大量的粉丝,但是后来伴随华为的快速崛起,加上自研技术,迅速抢占市场,手机业务已经被其它品牌拉开距离,智能电视业务大概率会走手机的老路,手机和智能电视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入口被超越,在移动物联网时代不再占有优势。
这不就是破发的体现吗?估值高,没有核心技术,东拼西凑,小米不跟联想一样吗,缺乏核心竞争力,什么都是拿来主义,
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,就是没有护城河,没有护城河,说倒就倒,说没就没,所以小米要实际一点,圈钱要有底线。
小米总裁套现3.7亿港元为何引起轩然大波
因为这就像是一个重磅炸/弹,会让本来已经腰斩的小米股票,一蹶不振,让众多买小米股票的小散户被深度套牢!俗称:割韭菜。
作为理财师,我是强烈不建议小散户去炒股的,原因很简单:
1,你无法判断大股东啥时会抛售股票。大股东抛售股票,会让大家的市场悲观情绪增加,形成一次持续性的股票下跌。因为大股东就是公司的灵魂,掌握公司的发展方向,打个比方,当你加盟一家公司,老板都开始卖办公室了,你还坐的住吗?
就像当年范冰冰出事后,华谊兄弟股票也是被大股东抛售,瞬间就让曾经买华谊兄弟股票的股民哀嚎遍野。现在小米大股东抛售股票了,您觉得这只股票还有希望吗?
2,你无法知晓最新的公司内部消息。没有最新最快的消息,你无法赶在最合适的时机买入和卖出股票。就像你无法知道特朗普啥时心情不好,又退出啥协议了,又发动贸易战了?高层一个喷嚏,A股就要抖一抖。从你一开始进入的时候,你就输了。
而知道内部消息的人,肯定早就着手去做了,当你反应过来后,就已经晚了。
3,你无法有足够的资金成为大股东。成不了大股东,你就是再看K线图,再成为分析法师,你也无法左右一只股票。
你无法左右一只股票,那么你的钱,就被合法的剥夺了。想想,大家身边的散户,有多少人挣钱了??
所以,买股票,就不要想着赚一票就走,如果你眼光独到,坚持价值投资,那么你应该长期持有。比方,如果10年前你看上了阿里、腾讯、格力、平安的股票,买一些,现在翻了应该不止100倍了吧。但是,这样的股票太少,那个时候,你也不一定看懂。
小米,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,到现在这个状况,也没有办法的事。大家都不看好,除非能有革命性的产品,不然股票再涨上来就难了。
我是王小雷,您的理财师,欢迎您的关注。
感谢邀请,总裁可能还赚了,但是小米的股民心里苦啊!
要知道小米股票今年已经大跌了35%,小米在香港上市时雷军的豪言壮志尚且在眼前,转眼就成为过眼云烟,小米上市时发行价是17元港币,现在就只有8点几港币,几乎已经被腰斩。
时间回到1年多年,小米刚在香港上市时0,打的旗号是“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”,雷军也是在当天的庆功宴上自信的对在座的股东以及其他投资人说:“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!”
小米上市时,各位大佬都比较看好小米的股票,甚至连李嘉诚、马云和马化腾三位大佬都参加了小米的认购。但是上市以来,投资人没有赚一倍,很多投资人已经被深深的套牢,尤其是那些相信雷军,高点购买的股民。
在这个时候,小米的散户股东和粉丝,当然希望所有的高管能和小米共患难,不要说增持,至少不要减持,高管的减持意味着什么,直接意味着高管对小米没有信心。
而正当大家需要提振信心的时候,正当雷军启动了手机和AIoT的双引擎战略,承诺在未来5年时间里投入100亿人民币在AIoT领域,用来提振市场对小米的信心,林斌赫然大幅减持4000万小米的股票,当天小米港股又大跌。
这如何不让人愤怒,我想你帮我回本,你想的是套现!
小米上市以来,“跌跌不休”的股价刺激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,近日香港联交所网站显示,作为核心高管的小米总裁林斌曾在8月21日至8月23日连续减持共计4130.7万股小米股份,套现约3.7亿港元。
在上市一周年近44亿股解禁之际,小米集团2019年6月以来一个月时间共进行了19次股份回购,回购股份斥资超过10亿港元。
就时点来看,林斌的减持似乎与集团的努力方向相违背,这也是外界对于林斌减持如此敏感的原因之一。
此外,不少投资者都对小米去年在香港上市时雷军的豪气干云印象深刻:“小米将是不少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”“小米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”。
上述言犹在耳,但现实是,与上市时17港元/股的发行价相比,小米集团股价已经接近腰斩,即便小米集团刚刚交出超乎市场预期的财报,投资人也并未买账。
雷军套现45亿港元,小米香港上市为何半年蒸发3000亿
谢谢您的问题。小米股市变动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,但最近小米的一些问题暴露在股市上。
雷军在减持。小米的股价下跌,雷军也在抓紧减持。雷军将手头上小米集团的股票减少3.78亿股,折合资金45亿港元,个人持股调整为13.27%。小米给出的解释是,雷军代持的部分股东所持有的投票权发生了变化,雷军本人持股数不变。
销售在减量。虽然2018年小米总体业绩不错,收入同比增长52.6%,净利润同比增长60%。从第四季度开始,销量有所下滑。第4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大概为2500万部,同比比下降12%。市场份额也大幅下滑,现在已经排到华为、OPPO、vivo、苹果之后。最近骁龙855手机,小米9被OPPO和vivo抢尽了风头。供应在减少。小米9最近非常火爆,但是收到了缺货的严重制约,背后反映出了小米经营上的问题,对供应链掌控的能力不足,库存、产量、供应商,内部流程和管理饱受外界质疑,饥饿营销的呼声一直很大。供应链的问题演变成了社会舆论公关的问题。这一切需要雷军在小米9保证供应之后,给出一个合理解释,否则市场对小米的质疑和动摇,会继续体现在股市上。欢迎关注,批评指正。
小米上市说实话有点仓促之举。小米上市的时候正值新机发布,但是上市日期又定在了发布之前,所以市值必然受到新产品发布的影响,市场对此的反馈也很明确,小米8不是市场期待的产品,所以小米一上市就遭遇了一波波折。而且上市之前还被爆出供应链不合格问题,小米虽然声称去解决,但是这种问题肯定还是会对市场态度产生影响的。
顶着这么多压力,甚至愿意暂时放弃产品的突破性去搞上市,小米大概是有什么内部原因,但是显然上市的时间并非理想,导致上市即遭遇打击,现在市值蒸发也算是情理之中,只能希望借米9的设计挽回一波。虽然米9提高了售价,但是至少在设计上追平了同价位竞品,如果能解决缺货问题,市场前景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。
小米最高发售价22港元,会不会缩水?你看好小米未来股价走势吗
股票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,小米在香港上市,很多米粉想要乘机捞一笔,坦白讲,短期内小米股票肯定会涨,如果你能买的到一定能赚,至于会不会缩水,当然不好说,虽然雷军表示10个季度重回国产第一,5-10年世界第一,但是只不过是一种营销策略,在小米发行期间,雷军四处游说,已经吸引很多著名企业家投资小米,包括李嘉诚、马化腾、马云等企业家,他们已经投资小米的港股,作为基石投资者。这些企业家的投资对小米走势是利好消息,代表看好小米的未来。
当然大多数人看好的并不是小米手机,技术积累小米还有漫长的路要走,但是生态的路已经铺开,国内真的没有哪个企业把中国制造精致化,从全国各地米家的火热程度来讲,小米周边产品真的深受消费者喜欢,无论是无人机,充电宝,平衡车都是人们购买的对象,对这个角度看,小米的前景真的不可限量,毕竟世界第一的企业不是苹果,而是沃尔玛,小米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沃尔玛!但是最后一句:股票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,一款失败的产品就有可能让一个企业破产,大家还是要理性投资,不要头脑发热!
不要忘了点赞关注哦~
新商业纪事认为,不看好小米未来的股价走势。受香港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影响,小米股价未来一段时间将面临巨大压力,小米市值很可能将在上市后出现较大幅度缩水。
1、首先我们看大环境,2018年以来恒生指数开始回调,已经出现长达半年的下跌,从最高的3.35万点跌到目前的2.9万点,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止跌回稳的迹象。
这样的情况下,选择在这个时候,小米登陆香港资本市场,势必会面临巨大的压力。
其实不仅小米,后续上市的美团等大陆互联网公司,也将面临这个压力。昨天美团提交了ipo,对于腾讯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,腾讯持有美团20%的股份,是大股东,但是我们可以看到,腾讯昨天下跌了2%,从年初开始至今,腾讯已经连续下跌了五个月时间了。
小米、美团背后,有许多美元基金的投资机构,随着美元加息,以及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,美元正在大规模回流美国,小米、美团这个时候急匆匆在香港上市,也是方便投资人退出,只不过随着美元投资者的套现立场,这些新经济公司的股价恐怕要遭殃了。
2、小米自身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,这是对未来股价最大的不确定因素。
7月9日,小米就将登陆香港股市,对于小米的上市和未来,我一直在思考,在此分享专业的答案。
一,小米开盘之后的走势。
国内A股市场,新股很少跌破发行价,但是在香港股市里面,新股跌破发行价是大概率的事情,因为港股比较市场化。7月9日,小米在港股上市之后,存在跌破发行价22港币的可能性,但是,现在谁也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,只是投资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。
二,小米的未来股价走势如何?
在小米发行期间,雷军四处游说,已经吸引很多著名企业家投资小米,包括李嘉诚、马化腾、马云等企业家,他们已经投资小米的港股,作为基石投资者。这些企业家的投资对小米走势是利好消息,代表看好小米的未来。
小米的业绩情况,现在还不是很乐观,原因是处于亏损,香港股市非常注重业绩,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,无法持续的上涨。小米的竞争力较强,表现在手机销售在全球排名前列,手机在印度是第一名的品牌。小米的线下店,销售能力很强,仅次于苹果的专卖店利润。另外,小米创始人雷军打造的小米生态链,也是极具规模,形成小米的独有优势。
小米是一家网红创业公司,几乎就是在网民的见证下成长起来的,网民和投资者对小米的实力还是比较清楚的,小米做的还算比较透明。
顺丰上市后几天里给资本市场带来狂欢,看顺丰的情况推测小米也会有几天的资本狂欢,毕竟小米被期待上市已经很多年了。
小米股价的未来走势完全取决于小米的成绩,小米的上市估值是550亿-700亿美元。2017年小米的营收突破1000亿人民币,这个市盈率还算合理,甚至是比较低的。
我们可以看看其它已经上市的公司,市盈率有些是几十倍(市盈率是收入和市值的比例)。
当然这个市盈率和不同行业有关,对小米估值的争议在于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。这两个行业对估值区别很大,如果把小米定位成互联网公司小米的估值到1000亿美元也不多。
现在看投资机构倾向于把小米定位为硬件公司。这才有了雷军的狠话,雷军说“小米是腾讯和苹果市值的结合”后面雷军又说“我已经放弃定价了,小米总不至于不值550亿美元吧”显然雷军对资本市场把小米定位成硬件公司不满。
雷军也没有过多的争辩,接受了550-700亿美元的定价。估计雷军的内心还是挺自信的,心想“你们不给我高估值,上市后股票自然会涨上去。”
对小米估值最大的质疑在于小米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,手机主要靠整合世界资源。雷军对此的回应是“小米是一个新物种,很多人看不懂今天的小米”。
股价是很难预判的,小米市值的涨跌取决于投资者看不看好小米的模式,对未来是否充满希望。
你认为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,欢迎讨论
如果可以,请点一个赞,谢谢你对我付出的肯定。欢迎关注我
小米暗盘下跌逾3.4%,散户还没卖就每手亏200港元,小米为何不被看好
小米是独角兽,不假,但沒啥太多的技术含量。且手机等市场竞争激烈,趋于饱和,未来增长空间有限。再之小米上市限亏损传闻,且亏损额度不低。最后上市前公司管理层未经雷军雷布斯,直接奖雷军雷布斯98亿,有融资落袋嫌疑。总之,小米上市,竞争压力大,或疑或信,未来令人迷茫,希望小米一路走好。
在小米上市之后20天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,会觉得市场上很多投资者的预期很有意思。小米上市前在暗盘下跌3.4%,反应出散户悲观之心。然后在7月9日上市当天,小米集团16元发行却破发,悲观论调进一步渲染。
但是呢,小米第二天就大涨13%,简直让人跌破眼镜,而且当天成交量很放得很大,随后一周多涨得一发不可收拾,最高达到22元。在这期间,市场上关于小米的论调是很积极的。
所以说,K线决定了人们的心态,一根阳线改变情绪,二根阳线改变观念,三根阳线改变信仰。
现在我们回到问题本身来看,其实开始暗盘下跌乃至当日破发,其实都不用太担心。毕竟有十几万的投资者积极参与认购了小米的股票,包括李嘉诚、马云、马化腾等行业领袖呢。
而从公司基本面看,虽然有很多争议,但是小米还在过去8年时间里达成了一系列创纪录的商业成绩,不到三年时间做到手机行业中国第一,又用三年半又成为印度第一。这些都是人家实力的体现。至于股价,一直有波动的,短期被低估或高估都很正常,只要相信是一家还不错的公司就可以了。
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上市,开盘即跌破17元的发行价,跌幅一度超过5%。截止7月9日上午11.20,小米触底反弹跌幅开始收窄。最近一段时间,中资股在香港以及美国市场,跌破发行价乃司空见惯之事。
小米引领年轻一代的手机消费市场,在设计上非常潮流也很“嗨”。但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,既没有芯片设计能力,也没有创新的整体设计,跟华为手机不可同日而语。但小米的潜力,乃勿容低估。 年轻人的流行风格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改变,所以小米未必能每次都紧跟上时代潮流。
除了手机业务,小米还进军其他行业,比如影视传媒等。这些领域竞争激烈,小米同样在这些领域没有核心竞争力,小米跟乐视网一样,都是靠打造用户生态来生存的。
小米手机、米聊,MIUI是小米公司旗下的三大核心业务,“为发烧而生”是小米的产品理念,小米公司首创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,发烧友参与改进的模式。小米股价下跌也反映为很多机构投资者不看好小米。
欢迎光临寒舍,顺祝本周工作愉快!
港股不是A股,港股破发是很平常的事情,没必要过度解读,破不破发也不意味着是什么。
不单是港股,美股也是一样,破发是很平常的事情,网易当年,首日就破发了;facebook首日是没破发,次日就破发了(首日仅仅略高于发行价而已)。而现在呢,两者都涨了很多。
而阅文集团,首日大涨一倍,风光得很,但之前跌了差不多一半,差点就跌破发行价;你也许不知道,苹果最惨的时候,股价只有5美元上下,接近退市边缘。
股票价值不是取决于破发与否,也不取决于你已知的那些消息情况上,而在于未来你所未知的潜在的价值上。小米破不破发都不是事,即便破发,IPO拿到融资,雷军以后能扩大企业效益,讲好有故事,以后一样会涨上去。但要是雷军不作为,效益不提升,即便不破发,首日风光大涨,以后还是要还回去的。
提问者要是玩港股的,应该很清楚港股申购新股不是像A股,港股新股是有风险的,并且破发风险比例一点都不低的。